要说汉堡王的困境,从2005年入华那天就埋下了伏笔。当年它在上海静安寺开出首店时,麦当劳已在中国扎根15年,肯德基门店更是突破1700家。黑料网 对一代人来说,肯德基、麦当劳不是简单的快餐,而是童年记忆的一部分,—上托儿所就尝过的薯条,六一儿童节的玩具套餐,生日宴的全家桶。 这种“先入为主”的想法占领,汉堡王从未赶上,有网友调侃:“我高中才第一次吃汉堡王,可肯德基的玩具已经陪我走过整个青春期。” 土耳其餐饮集团GFi接手汉堡王中国业务,才算开启“狂飙模式”,平均两天开一家店,6年把门店从几十家扩到1300家。初期的本土化尝试看似亮眼,菜单上添了四川麻辣酱皇堡、五香辣鸡翅,这些新品一度占了销量的半壁江山。 员工也全部本地化招聘,但这种“本土化”只停留在表面,远没摸到中国消费者的命门,最关键的错就是在定价上。汉堡王的价格比麦当劳高出一截,甚至比华莱士更是贵出两倍。 要知道,肯德基、麦当劳八九十年代靠“洋快餐势能”能收溢价,可多年来早已悄悄降价,“疯狂星期四”的优惠把价格打到地板上。而汉堡王还抱着“高端快餐”的架子,30多块的皇堡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,下沉市场更是无人问津。最新黑料
|